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

出國囉!旅行中的國際交流


因著準備暑假的芬蘭行,希望更增加在地的互動,所以與隨行夥伴討論起如何在芬蘭小學進行國際交流。剛開啟這個話題時,幾乎沒有團員回應,後來我想想,可能是「國際交流」這個名詞太嚇人了,很有距離感。但經過我與大家的再次說明,幾乎所有的夥伴都有極佳的回應,許多想法甚至令已經進行國際交流多年的我非常驚豔。暑假期間應該有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出國旅行,以下分享幾個旅行中可以思考的國際交流面向。

甚麼是國際交流?
國際交流的核心概念就是「分享」,只是因著跨國的關係,分享的東西可能是跨越文化的內涵。舉例來說,國內的文化交流就像是當我們到東部遊玩時,當地朋友可能分享的是原住民的彩繪與文化,我們會拿原住民文化與在台灣較普及的閩南或客家文化做比較。同樣是米,原住民朋友做的是香蕉飯,而閩南朋友做的是粿、客家朋友做的是粄。上述的經驗轉化到出國時,也可以藉由台灣與其他國家文化的觀察、接觸、討論、與思考而進行國際間文化的交流。記得我們去日本時,會去注意到他們的無所不賣的販賣機嗎?去美國時,會去留意該給多少小費嗎?這些東西,就是在出國時,藉由接觸不同的文化,去思考其中的異與同

分享,是進行國際交流的核心要素。我們生活中有許多人、事、物以及東西,是我們習以為常,但對於外國人來說是很新鮮的東西。所以在出國前,不妨思考一下,在台灣我們常接觸的台灣(或華人)文化,但可能對於當地人可能不常接觸的東西。其實當您在想這一點時,您的思考已經跨越既有的文化藩籬,開始踏入國際交流的序曲啦!!

怎麼進行國際交流? 
1.who to share跟誰分享
建議可以在行程中安排一個比較不趕的時間區段,找相對具有時間彈性的人進行分享。如果可以事先聯絡或安排為最好,但如果不行的話也可以見機行事。記得之前帶孩子遊歐時,在公園內我們就與當地一群在進行「Free Hugs」的年輕女生有一些交流。他們好奇我們是從哪來的,我就跟他們介紹了台灣,也說明了台灣與大陸的不同,還說了珍珠奶茶可是台灣之光呢! 所以,民宿的主人、路邊的老人、悠閒坐著看書的人,或許是在旅行中可以考慮隨機進行交流的人選

2.what & how to share 分享甚麼、如何分享
分享的東西建議越具體越好,可能是手邊的小物件、歌曲、物品、食物。在一次與芬蘭教授們分享台灣文化的經驗中,我分享了台灣的零嘴,包括蜜餞、豆干、瓜生瓜子等(都是可以帶出國的,且重量輕,價錢便宜)。同樣是豆子、瓜子,但在華人世界卻有這麼不同的食用方式,的確讓這群芬蘭學者開了眼界(其中一位還把瓜子連殼吃了XD)。這類東西,其實不需要太多的解釋,所以不需要英文很好就可以進行溝通。所以,台灣的歌謠、華人世界的筷子文化、童玩、書法等東西,其實未必需要很多的解釋,但卻是「歪果人」會很有興趣的東西呢

國際交流之前與後
雖然自己就是喜歡接觸外國文化的人,前前後後也帶了小朋友與大朋友進行了好多次的國際交流,但每次進行國際交流之前,說真的我還是會很緊張。雖然非常的興奮,但還是怕人家聽不懂我說的、怕人家看不懂我比的,怕人家不喜歡我分享的...對,真的就是這種感覺。但每次結束完國際交流,我總是有種全身暢快的感覺(好啦,也有可能是因為剛才太緊張),因為很多我自己覺得很簡單的東西,居然在別人眼中是那麼的有趣,我也在交流的過程中,除了了解他人文化的特色之外,也重新看到自身文化的價值

最重要的是,「國際交流」那種「跨出去」的感覺,會讓您與孩子覺得,我有機會與能力跟世界做朋友。雖然需要先做一些功課與準備,但這個努力絕對值得。在準備出國了嗎?為您與孩子安排一段國際交流吧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