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

Beyond Egnlish...超越英語的在地感動

English 

英文,在國際旅遊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。舉凡交通、生活、旅程中的問題,都需要靠著目前世界最通用的英文來與他人溝通、互動。這種感覺很有趣,膚色不同、文化背景迥異的一群人,在異鄉中,竟也能用英文聊天、互動。我想這是舊約聖經巴別塔的故事之後,人類最接近當初可以全面進行溝通的盛況吧。英語帶給我們的,是一個統一規格的世界。不管你身在世界何處,只要使用這個工具,就能掌握一定程度的資訊。


Beyond English

雖然英語的使用是旅遊中必要工具,但在不同的國家,使用當地的語言卻是可以讓旅人快速融入當地的利器之一。因為語言代表的不只是溝通的媒介,更是一種文化的認同。

幾年前單獨勇闖希臘,途經愛琴海中的Myconos。一天清晨散步在Little Venes區,被白房子環繞的石板路上,忽然感覺白房子上,有位上了年紀的阿伯,用他古希臘雕像中流傳千年的渾圓銅鈴眼瞪著我看,彷彿說著"你們這些討厭的觀光客,打擾我的生活"。畢竟是自己一個人,我其實感到有點害怕,但仍用了希臘語的ya-su(希臘語中的"你好"),跟他打招呼。沒想到這句發音應該很不標準的希臘語,居然瞬間融化了阿伯雕像般的表情,他給予脫帽外加微笑的熱情回應。






另一次在芬蘭做研究的經驗中,我必須與大學教授頻繁的訪談與討論。雖然大家的英語表達都相當OK,但我仍然辛苦的努力學習芬蘭文,並且在任何一個可能使用的機會與場合中,用的我破爛的芬蘭語與人溝通,甚至在一個分享台灣文化的會議中,用芬蘭語做了簡單的開場(OMG,你知道那有多難嗎?)。漸漸地,許多教師也會在日常生活中跟我分享某些芬蘭文背後的文化意義、發展背景,並且不只一次在訪談中高度肯定我學的芬蘭文學習態度。漸漸地,我與我的研究對象,在語言使用、文化認同的催化中,訪談內容從本來的「我」,變為把我納入的「我們」,把我視為該系教職員中的一分子。


Local Language

英語,是可以打破民族疆界、便利國際移動的利器;但在地語言,卻是可以瞬間溫暖當地人心、認同在地文化的表現。可能,您也曾經歷過,在捷運車站中,看著拿著地圖的背包客朝您走來,開口的第一句話是"excuse me"與"你好(就算說得很爛)",對我們心中的感覺應該是不同的。

下次去旅遊時,學兩句當地的語言吧! 您會發現,在國際化統一規格的英語使用之外,在地語言會帶給您超越資訊溝通的在地感動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